让蓝领成为“国家经济英雄”
时间:2007-04-09 10:31来源: 作者: 点击:次
4月7日《中国青年报》载,根据一项对上海4000户的入户调查,仅有1%的人愿意做工人;人才就业意向从高至低依次为政府机关、事业单位、垄断性企业、金融保险和竞争性企业等。有关
4月7日《中国青年报》载,根据一项对上海4000户的入户调查,仅有1%的人愿意做工人;人才就业意向从高至低依次为政府机关、事业单位、垄断性企业、金融保险和竞争性企业等。有关专家认为,这说明“官本位”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,也说明我国企业人才开发存在问题。
我认为,社会观念中的误解、歧视也是造成蓝领短缺的重要原因。1959年,掏粪工人时传祥受到国家主席的接见,这不仅是一种观念认同,更是对“劳动就是光荣的”的价值观的推动和弘扬,极大的提高了做一名普通工人的荣誉感。
有人说,现在太需要科技密集型产业了,这话仍值得商榷。据报道,菲律宾有800多万海外劳工,占全国人口的10%;2005年其海外劳工汇款达108亿美元,一个海外劳工养活5名家乡亲人,被菲总统授予“国家经济英雄”的美誉,受到国民的拥戴。1995年,菲政府每年的6月7日定为“海外劳工日”,推动了整个社会就业观念和教育观念的转变。
在我国,对蓝领阶层的认同还很不够,技工待遇低、福利保障少,一些地方对技工教育的投入比较弱,企业也不愿意承担技工培养的责任和义务(在日本,每个企业都会为技工的培训承担经济责任)。社会观念中,蓝领行业的脏、乱成为被轻视的理由,社会地位不高,年轻人自然不愿从事蓝领行业。
现在的中国号称“世界工厂”,我们特别需要大量的有一技之长的工人。如果我们打破学历崇拜,将蓝领提升到经济中流砥柱的位置,提升蓝领阶层的竞争力、影响力、美誉度,何愁有志青年不来捧场呢?
(责任编辑:yangshunyin) |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