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北省赴日研修生派遣工作初步成效显著 (湖北省外国专家局 安庆 李杰) 近年来,在省委、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,在省内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下,我省赴日研修生工作做得有声有色,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,对促进我省对外开放,加强国际合作,转移剩余劳动力,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作用。 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春明在2008年1月20日的鄂政阅[2008]6号中作出重要批示:对外劳务合作是扩大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外派赴日研修生、外派海员是我省开展对外劳务合作的重要途径。从近年来的工作效果来看,许多地方确实起到了“派出一人、致富一家、带动一方”的作用。这项工作应引起全省各地的重视和支持,使之范围越来越广、规模越来越大、效果越来越好。 2000年至2007年,省外办、省外专局多方开拓海外渠道,积极为各地各单位提供优质服务,武汉、荆门、鄂州、宜昌、荆州、潜江等地积极开展研修生工作,共向日本派遣研修生3100多人;其中,工业研修生2080多人,农业研修生1020多人。行业涉及缝制、电焊、机械、模具以及种植蔬菜瓜果、奶牛养殖等领域,为我省共创外汇70多亿日元。 派遣赴日研修生的积极成效主要体现在: 一、 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工人的就业问题,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。据调查,在日本研修一年的收入相当于国内务工7至10年。第一年赴日本的研修生平均可挣纯收入110万日元,若表现出色被留用,第二年便成为技能实习生,每年可挣140万日元。 二、 学习和掌握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,促进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。据不完全统计,钟祥的农业研修生回国后,有41人办起了各类经济实体,68人成为农村科技致富的带头人和科技信息的传播者。荆州区从日本引进的“红小玉”、“黄小玉”高档礼品西瓜,瓜甜早熟,其价格是普通西瓜的6~8倍,市场行情十分好,目前已发展到1000多亩。鄂州市回国的工业研修生中有18人办起了6家民营企业,销售额2000多万元,上缴税收100多万元。 三、 创建了一批基地,促进了国外先进农业模式的推广。荆州市荆州区通过依靠40名赴日研修生作为技术骨干,创建模式基地进行推广与辐射。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,“一村一品”农业模式基地在该区不断扩大,初步形成了“特色蔬菜、苗木花卉、名特优水产品、优质稻棉油、优质禽畜”五大特色经济板块,使该区的“一村一品”农业模式得到了迅速推广。 四、 培养了一批人才,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。湖北美尔雅纺织服装集团公司十五年来共向日本派遣研修生885名,其中被提拔为中层干部的有45人,高层干部3人,生产骨干406人,翻译24人。他们回国后充分发挥主动性、积极性、创造性,促使公司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逐步迈上一个新的台阶。 (责任编辑:yangshunyin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