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武汉首条快速公交线——雄楚大道BRT开通3天,乘客量逐日上升,已有日均50万人次公交族享受到BRT奔跑的快捷。武汉公交集团预计,客流还有上升空间。
时 评
沿线天桥春节前竣工
BRT全名Bus Rapid Transit(快速公交系统),起源于30年前的巴西,后来被欧洲、北美、澳大利亚等多国借鉴,我国也有三十多个城市修建了BRT。而对大多数武汉人来说,BRT是个新事物,需要了解和适应。
华中科技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赵宪尧说,BRT是一种像地铁的公交车,有专用路权、专用站点、先进车辆和智能化管理。它的建设成本比轨道交通低,实施起来比较简单,可以为没有布局轨道交通的区域补充一种快速出行方式。
我国工薪阶层人数多,城市道路资源紧张,国情决定了要提倡公交优先,城市首先要发展公共交通。建设BRT便是这个既定国策的体现和落实,既能节约道路资源,又环保。
公交集团总经理助理关靓介绍,雄楚大道BRT1路配备的是30台18米长的大容量公交车,每台能装135人。按日均每个车次装100人计算,如果开小车,每车坐2人,这100人需要50辆小车装载。而实际情况是,早晚高峰,很多小车都只装了1个人。折中按每辆小车装1.5人计算,这100人需要60多辆小车装载。也就是说,如果这100人都去开小车,等于路上要多60多辆小车。再换句话说,一辆BRT公交车的运量相当于六十多辆小车的运量。
这30台配车还是纯电动新能源车型,碳排放为零。其他在BRT廊道内行驶的常规线路配车也多是天然气或纯电动清洁能源车型。
为什么选择在雄楚大道修建首条BRT?
武汉市交通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王薇说,雄楚大道是武昌地区非常重要的东西向交通走廊,衔接了武昌火车站和未来的光谷火车站两大枢纽,中间有南湖大型居住片区,东端有光谷。客流强度、吸引力和方向性,都符合BRT的立项条件。在客流不大的走廊上,建BRT没有太大意义。
光谷这边,大学生多,新就业的员工多。光谷是全市最能吸引就业的地方,每年新就业15万人。这里,每天满满一车都是年轻人。刚上班的年轻人不一定都买得起车,各项经济压力比较大,出行依赖公共交通。政府推进BRT,便是要解决广大工薪阶层、公交族的出行问题。
雄楚大道上层是一条武昌火车站通往光谷的完整高架桥,下层路面规划双向六车道,高架下面正好设置BRT廊道,两边设社会车辆通行道,路权较好分配。
这条BRT线还能为超负荷的地铁2号线分担客流。今后,光谷学生和居民到武昌站赶火车,如果嫌2号线太挤,可以选择坐BRT。
目前,供乘客进出BRT站台的18座人行天桥尚未建好,给乘客进出站造成一些不便。关靓表示,所有天桥将在春节前基本完工。
BRT东段跨越了民族大道、关山大道、光谷大道。这三条都是光谷地区南北向的重要主干道,一向拥堵。由于交通压力太大,加上BRT廊道外的社会车辆通行道路尚未修好,未来一段时间,社会车辆仍不得不混行在BRT廊道内。
王薇表示,待雄楚大道上供社会车辆通行的辅道建好,道路条件进一步完善,目前存在的社会车辆拥堵现象可得到缓解。届时,BRT也能真正实现专道专用,发挥出最大效率,最大程度彰显出快速公交的优势。
长江人力 外派劳务 技能实习生 NPGIA 高尔夫 国际职业球童 就业训练营 本文来自《人民网湖北频道》http://hb.people.com.cn/n2/2017/0101/c194063-29539736.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(责任编辑:yangshunyin) |